《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》显示:我国55~64岁人群中,将近90%的人存在缺牙现象。而牙齿松动、脱落,就是牙周患病最直接的呈现方式之一。早在1981年,世界卫生组织就制定了牙齿健康的五大标准,分别是:牙齿清洁、无龋齿、无疼痛感、牙龈颜色正常,无出血现象。然而我国满足这五个标准的不到1%,意味着绝大多数人存在牙齿问题。
牙周病是影响口腔健康最大的杀手,很多人觉得很奇怪,我天天刷牙,为什么还是会有牙周病?牙周病的形成因素非常复杂,不同程度的牙周病治疗的方法也不同,严重的牙周病最终只能拔掉牙齿,影响非常大。所以牙周病的预防非常重要,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:
1、注意菌斑堆积,形成牙石
口腔是一个充满各种微生物的潮湿环境,其中包含一种粘附于牙齿表面的微生物群——菌斑。牙菌斑就像是由不同细菌组成的“细菌社区”,它们依附在牙齿表面、牙缝间等部位,并且难以被水冲去或者漱掉,只能通过专门的洗牙器械清除。
别看牙菌斑肉眼看不见,但危害可不小。当它分解唾液中的糖,分解产生酸时,就会蛀牙;当它堆积在牙齿上,慢慢会钙化出牙结石。假如牙齿是一棵树,牙周是培育牙齿的土壤,而牙结石就是占据良好土壤的石头。一旦牙结石形成,就会压迫牙龈,造成牙龈萎缩、肿胀甚至发炎的情况。可见,牙菌斑和牙结石这类口腔杀手,不容忽视!
2、改变不良行为习惯
生活中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也是诱发牙周病的重要原因之一,只有针对性预防才能起来效果,通常有:
偏侧咀嚼:偏侧咀嚼容易使不经常咀嚼的一侧堆积大量牙菌斑、牙结石,从而更易引发牙周病。同时也会加重一侧牙齿严重磨耗,造成塞牙,引发或加重牙周病。
吸烟:烟草的危害大家都清楚,它也是诱发牙周炎的重要因素。烟民的口腔状况一般较差,烟斑使菌斑更易沉积,牙石量普遍高于常人。并且烟雾中的化学成分会对牙周组织造成慢性损害,长期抽烟的人成骨细胞活性降低,牙槽骨萎缩加速,这些危害综合起来,使得抽烟成为危害口腔的“作死行为”。
挑食:挑食不仅会造成人体营养不良,还会导致蛋白质和维生素的缺乏,引发或加重牙周病。
习惯性动作:咬嘴唇、咬笔、咬指甲、张口呼吸等习惯性的小动作看似无关紧要,但长此以往做下去,会加重牙周组织的负荷,严重点会导致前牙突出形成龅牙等情况,会使得牙周组织病变加重。
夜里磨牙:夜间磨牙,或是经常性咬紧牙关,都可能造成牙齿的严重磨耗,加重牙周组织负担,使原有的牙周病变加重。
特殊职业习惯:一些特殊的职业,比如木匠,工作时习惯咬铁钉,就会对牙体及牙周造成损害。
生活中这些微不足的小习惯,都会给牙周造成巨大的负担,增加牙周病的几率。所以如果有以上不良习惯,最好及时纠正,才能有效保护牙齿。
3、注意全身性因素
全身性因素也会造成牙周组织病变。一般来说,影响牙周的全身性因素有如下几种:内分泌失调(如孕妇孕期牙齿异常敏感)、营养不良、维生素缺失等,包括血液病也与牙周组织关系密切。牙周疾病存在遗传的可能,甚至长短期服用的药物也会影响。
4、定期口腔健康检查
定期口腔健康检查是预防牙周病最好的方式之一,口腔健康检查能第一时间发现牙周问题,针对性处理,有些微小的病变通过有效的手段能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。至于牙结石,通过洁牙就能用效预防,营造健康的口腔环境,那么得牙周病的几率会大大降低。
无论是哪种原因引发的牙周病,都做到早发现,早治疗,不要等牙齿彻底松动了,才去医院检查,那样只能拔掉牙齿,所带来的治疗费用和难度将大大增加。虽然目前牙周病的治疗技术非常成熟,但是治疗牙周病最好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,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,避免治疗效果不理想,带来不必要的伤害。
麦特登国际连锁口腔
致力于提供国际水准的口腔诊疗服务
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,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,国际前沿的设备保障
是国内“舒适牙科”的新典范。